輕鬆打出六種球路——TaylorMade R7 Quad一號木桿
當你面對一個標準桿四桿、全長380碼的左狗腿洞時,最好的進攻方法是怎樣?打一個沿著球道走勢的左曲球?沒錯,不過說歸說,你做得到嗎?可以的,根據TaylorMade(台樂美)的說法,如果你桿袋中的一號木桿是這枝可以讓你打出六種不同球路的R7 Quad一號木桿。[詳全文] |
這枝木桿有「眼睛」—Mac Gregor新款V-Foil球具
相較於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爾夫球具品牌 Spalding於去年宣告破產,歷史第二久的高爾夫球具品牌 Mac Gregor在步入第一百零七個年頭之後,依舊步履穩健地在全世界高爾夫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。2003年的VIP V-Foil木桿、以及1025C/M鍛造鐵桿,都獲得了市場上的普遍好評。而邁入2004年,馬克葛瑞加除了與當紅的推桿設計師Bobby Grace合作,生產一系列的V-Foil MOI大頭推桿[詳全文] |
距離更遠,打感更Q的Tourstage ViQ
繼2003年推出在桿頭內嵌高彈力橡膠的Tourstage V301鐵桿之後,Bridgestone(普利司通)經過改良設計後,於今年再推出桿頭內嵌高彈力橡膠的Tourstage ViQ球桿系列(一號木桿、球道木桿與鐵桿),準備讓一般業餘球友們,輕鬆獲致更Q的手感、更遠的距離以及更多的信心。[詳全文] |
給你九個甜蜜點-Cobra 新款SZ一號木桿
2003年的Cobra(眼鏡蛇)SS系列球桿,讓這個老字號球具品牌東山再起,繳出亮眼的成績單。2004年,Cobra準備以全新的SZ系列一號木桿,讓原本在開球台上待宰的羔羊,搖身變成人人懼怕的致命眼鏡蛇。[詳全文] |
超級木桿X-Drive Type 390
繼X-Drive Type 300、325、350之後,Tourstage於2004年再推出桿頭尺寸達390mm的Type 390。這款一號木桿分為桿面COR值超過USGA上限的高反發款式與合乎上限的職業款式兩種,高反發款式的桿頭是由KS120鈦合金本體加上活性鈦合金WRAP桿面以及鎢配重製成,中央厚(2.8mm)周圍薄(2.2mm)的活性鈦合金WRAP桿面能提供最大的彈簧效應,激發出超遠的擊球距離。至於職業款式的桿面,則換成β鈦合金。[詳全文] |
凱文•伯恩斯的精心之作
日本知名球具製造商Bridgestone旗下的主力品牌Tourstage,於2004年初推出了多款適合不同球技等級球友的系列球桿,包括我們之前曾介紹過的鈦合金∕碳纖維複合材質桿頭一號木桿Synergy、適合球技較佳者的X系列球桿(X-Drive Type 390一號木桿、X-Blade CB與X-Blade Airmuscle鐵桿、X-01球)、適合一般業餘球友的ViQ系列球桿(包括一號木桿、球道木桿與鐵桿)、以及工藝細緻的Cabin Burns推桿等等。[詳全文] |
Orlimar的重返榮耀之作?
幾年前的Trimetal球道木桿,讓Orlimar嚐到一炮而紅的滋味。獨特的淺桿面設計、α麻鋼桿面以及卓越的性能,讓這款球道木桿以及後繼的Trimetal Plus,都獲得廣大職業及業餘球友的青睞,並成為諸多巡迴賽球星的新寵。像是2002年美國公開賽冠軍Jim Furyk,桿袋中迄今仍插著一枝Trimetal Plus五號木桿。[詳全文] |
RAC家族的最新成員
繼RAC OS、HT、LT、CB、MB與Combo TP六款RAC系列鐵桿組之後,TaylorMade(台樂美)於2004年初針對一般業餘球友,發表RAC家族的最新成員——RAC CGB。CGB是「Center of Gravity Back(重心在後)」的縮寫,代表這組鐵桿擁有超低且超深的桿頭重心,進而實現距離、控制性與誤差容許度的完美結合。[詳全文] |
單差點市場的年度球具秀
在2003年與知名球具製造商Bettinardi(貝提那迪)合作後,班侯根正式跨足推桿市場,也仗著2003美國公開賽冠軍Jim Furyk(吉姆•佛瑞克)手中那枝Big Ben大頭推桿引發一波熱潮。班侯根與貝提那迪的結合可說是門當戶對,都是以做工精緻如工藝品般的球具聞名。[詳全文] |
以經典搶攻挖起桿市場
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Top Flite(塔普弗萊特)的2004年新款球具,接著來看看Ben Hogan(班侯根)的2004年新產品。在長刀短凹的複合式鐵桿大行其道的同時,以鍛造鐵桿起家的班侯根,於2004年也不能免俗地推出這款長凹短刀的Apex FTX鐵桿組。[詳全文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