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各家品牌之大成--歐秋雅的冠軍球桿
來自墨西哥的二十三歲新秀Lorena Ochoa(羅莉娜•歐秋雅),展現2003年美國LPGA年度最佳新人的實力,以四回合低於標準桿十六桿的二百七十二桿、一桿之差拿下LPGA第一場勝利,成為第一位在美國LPGA封后的墨西哥球員。歐秋雅桿袋中的球具擷取四大品牌的精華,包括TaylorMade的木桿、Ping的鐵桿、Cleveland的挖起桿、以及Callaway的Odyssey推桿與球[詳全文] |
TaylorMade R7的第一勝
這週(5/13-16)歐美巡迴賽場上,是屬於西班牙鬥牛士的天下。四十歲的Miguel Angel Jiménez(明格‧安哲爾‧希梅尼茲)在上海湯臣球場大演逆轉秀。改造揮桿動作已經沉寂已久的Sergio Garcia(瑟吉歐‧賈西亞),則於延長賽拿下EDS Byron Nelson Championship(EDS拜倫尼爾遜錦標賽)勝利,讓聖嬰現象重現美巡賽。賈西亞,桿袋裡則換了一些TaylorMade(台樂美)的新玩意。[詳全文] |
鐵桿桿身的攻防戰
自從1970年代碳纖維桿身問世,引發了另一波的桿身革命後,三十多年來,碳纖維桿身已經成為許多高爾夫球友的最愛,幫助他們更輕鬆地將球打高打遠。不管是職業或業餘高壇,強調距離的木桿已經被碳纖維桿身所攻陷;不過,在準度與控制性至上的鐵桿市場,則依舊是鐵桿身與碳纖維桿身半分天下的局面。[詳全文] |
朴世莉與拉瑞•尼爾森的袋中乾坤
不讓同胞選手Grace Park(朴祉垠)專美於前,韓國女球星朴世莉在日前(5/6-9)美國LPGA Michelob Ultra Open(麥格啤酒公開賽)中,以四回合低於標準桿九桿的二百七十五桿、二桿之差擊敗美國老將Juli Inkster(茱莉•英克絲特),拿下今年賽季第一座冠軍盃。這一勝也讓她達到入選美國LPGA高球名人堂的門檻(27分),篤定在未來成為第一位進入高球名人堂的韓國球員。[詳全文] |
好球具,幫老將們重溫冠軍美夢
兩位幾乎已經在球迷們記憶中淡去的過氣球星,經過十餘年的漫長等待後,終於站上頒獎台,除了為自己逐漸日暮西山的職業生涯重新燃起希望外,最喜出望外的應該是他們的球具贊助商!辛德勒是TaylorMade(台樂美)的簽約球員,在歐巡大比賽英國名人賽奪冠的藍恩,則是Callaway(卡拉威)的簽約球員,桿袋中更清一色全部都是該品牌的球桿,儼然是卡拉威新款商品陳列架。[詳全文] |
菲律賓俏妞羅莎莉絲的冠軍球桿
來自菲律賓的二十六歲俏妞Jennifer Rosales(珍妮佛•羅莎莉絲),在日前(4/29-5/2)的美國LPGA Chick-Fil-A Charity Championship(Chick-Fil-A慈善錦標賽)中,以四回合低於標準桿十四桿的二百七十四桿、一桿之差擊敗韓國球員李貞妍,拿下職業生涯第一座美國LPGA冠軍盃。莎莉絲桿袋中的球桿由Ping(平)、Callaway(卡拉威)與Titleist(泰特利斯)這三大美國品牌所組成[詳全文] |
維傑辛與佛雷雪的C牌球桿
Bruce Fleisher(布魯斯‧佛雷雪)成為今年冠軍巡迴賽第一位拿下二勝的球員;而七桿之差的壓倒性勝利,更創下冠軍巡迴賽史上最大勝差紀錄。推桿桿頭造型從槌頭變成刃狀,擊球手感從軟變硬,但依舊無損佛雷雪的推桿精準度。[詳全文] |
美麗的小白球邀宴(三)
在上文中我們聊到了兩款歐美品牌的女用套桿,接著來看看兩款由日系品牌所設計的套桿,或許更適合同是東方人身材的台灣女性球友們。知名球具製造商Bridgestone(普利司通)旗下的ParadisO品牌球具,光從它的命名不難發現這是一系列針對業餘球友所設計,讓打球有如置身「paradise(天堂)」般的無比舒適與樂趣。[詳全文] |
美麗的小白球邀宴(二)
過去女用球桿的設計,都是建立在男用球桿的基本架構上,只不過將球桿重量減輕、桿身長度縮短且桿面仰角增加,創造出較易揮動、球較易起飛的女用款式。不過,如果你曾經和女性球友下場打球,你會發現她們十八洞下來,用來用去幾乎都是那幾枝球桿(其實許多高差點業餘男性球友也是如此)。[詳全文] |
美麗的小白球邀宴(一)
經常上場打球或到練習場練球的高爾夫球友們,應該會發現這一、兩年來打高爾夫球的球友除了年齡層不斷降低外,似乎女性球友也越來越多了。尤其是年輕的女性球友,過去可以說是球場上的珍禽異獸,近來卻有如復育成功的櫻花勾吻鮭一樣,不斷地冒出頭來。[詳全文] |